摄影如何介入生活 |《中国摄影》出品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海外媒体速览 |《中国摄影》5月出品
主持:门晓燕
“美国命运”
《光圈》
(Aperture)
2017年春季刊
“美国命运”成为了《光圈》杂志2017年春季刊的主题。美国进入一个矛盾重重的新政府时代后,对其经济前景的探讨依然在继续。那么,摄影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如何行走于新国家秩序之下的呢?本期《光圈》为读者呈现的作品是摄影、劳动者和社区群体对于这种社会现状的急切反应, 描绘了在一些经济发展受阻的地区,阶级、性别、教育、人口变化、种族和工资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在社会生活层面的体现,影像具体涉及的话题和内容包括持续进行的人权运动,加利福尼亚99号公路的社区生活,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工人形象等。从农业从业人员到工厂里辛劳地清洁地板的工人,从后工业时代萧条的城市到不断涌入难民人口的中心地区,摄影师的作品表现出了经济萧条如何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摄影师寻找拍摄对象和作为普通人去关注他人事实上是交织在一起的”
《摄影界新闻》
(PDN)
2017年4月刊
本期主打影像是摄影师尤斯特·弗兰科(Jošt Franko)的摄影故事《廉价棉质服装背后的血汗》(The Human Cost of Cheap Cotton Clothes)。来自斯洛文尼亚的23岁年轻摄影师弗兰科以全球廉价服装零售企业的服装生产与销售作为线索,通过镜头记录了其服装供应链条的状况。2013年,孟加拉国的一个服装工厂厂房倒塌,造成了1000多名工人失去生命,令世界的目光转向了对服装工人劳动环境的关注。弗兰科一直关注那些不被人看到也不被报道的故事,他认为,摄影师寻找拍摄对象和作为普通人去关注他人事实上是交织在一起的。从非洲博金纳的田野上,儿童种植、采摘棉花,到达卡的纺织厂里的工人在恶劣条件下进行廉价劳动,弗兰科都进行了系统拍摄,借助照片呈现出人们购买的服装背后,全球范围内工人的血汗付出。普利策中心高级编辑汤姆·亨德利(Tom Hundley)认为,弗兰科的作品采用了最为直接、全面、明确的手法去讲述故事,并以此影响观看的人们。
“艺术具有揭示权力的特质,并且可以揭露权力的真实面目”
《泡沫》
(Foam)
总第47期
人所皆知,“宣传”是一种政治性的操纵方式,其手法是仔细选择哪些信息该说哪些信息不该说。很少会出现操纵领域模糊的情况,操纵者也通常容易辨认。即使在最高政治层面,对于那些看上去毋庸置疑的事实,现在似乎也是人们通过选择“另外一种事实”来无情地回避。
我们处于一个需要警惕的“后真实”(Post-Truth)政治兴起的时代,最为重要的是仔细观察信息的本质和出处,尤其是那些视觉材料。本期探讨这个问题的作品大都出自当代艺术家之手,这些艺术家对于宣传主义的媒体策略和其中使用的视觉影像都持有共同的批评态度。
艺术具有揭示权力的特质,并且可以揭露权力的真实面目。当下,这一特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摄影通常会有两种风格:一种是内部自我的镜子,一种是朝向外部世界的窗口。”
《GUP》
2017年2月刊
摄影通常会有两种风格:一种是内部自我的镜子,一种是朝向外部世界的窗口。通过取景器,摄影师给我们展现了他们自己的视野,希望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或者至少是看到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东西。
本期主题是关于摄影的“镜子”功能,内容包括:杂志主编凯瑟琳·奥克托博·马修斯(Katherine Oktober Matthews)采访从事肖像摄影创作的摄影师克里斯托弗·巴克娄(Christopher Bucklow)和安尼亚·尼米(Anja Niemi),介绍杰斯·里奇蒙德(Jess Richmond)的重复自我艺术和埃德森·查噶斯(Edson Chagas)的抗议艺术的文字,以及关于混合了事实和虚构新手法的艺术图书的长文。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近期精彩文章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